美元急跌
1月20日晚22:48,美元指數急速下跌超1.2%,至108.02左右。自11月以來,該指數上漲了近4%,跟美聯儲在2025年的降息預期有所放緩有關。
歐元兌美元上漲超1.4%,至1.0422美元,日元兌美元上漲0.4%。據Wind報道,有消息人士表示,日本央行本周可能上調政策利率,除非特朗普上任後出現市場震蕩。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收複7.27關口,日內漲近750點。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升至7.2795。
2025年剛開局,央行三招齊發穩定匯率:發行600億元離岸人民幣央票、暫停發國債、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至1.75。
圖:《21財料》,點擊圖片查看完整內容
股市方麵,富時中國A50期貨上漲1.15%。
歐洲股市開盤後小幅走高。
美聯儲降息謎題待解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從中長期看,在美聯儲限製性利率和特朗普複雜政策的影響下,未來美國經濟方向仍不明朗。
經濟前景未定,美國通脹的下行是否可持續也要打上問號。得益於核心CPI意外回落,市場增加了對美聯儲6月降息的押注,2025年美聯儲第二次降息的可能性也在上升。雖然CPI高位回落值得歡迎,但需要一連串低迷的數據才能讓美聯儲官員相信通脹已經恢複下行趨勢。此前揮之不去的通脹壓力引發全球債市劇烈拋售,並催生了美聯儲去年年底放鬆政策過快的疑慮。
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Ellen Zentner認為,CPI數據可能會讓美聯儲的立場變得稍微偏向鴿派。雖然這不會改變本月晚些時候暫停降息的預期,但應該會減少美聯儲可能加息的討論。從市場的初步反應來看,在經曆了幾個月的黏性通脹數據後,投資者似乎得到了一絲寬慰。
但首席經濟學家蘆哲提醒,通脹可能在4月觸及2%,給市場帶來通脹目標實現的錯覺,最終導致當前擁擠的強美元敘事迎來階段性反轉。但進入下半年,特朗普的增量減稅等寬財政政策預計初具雛形、逐步推進,其對內需的刺激推升增長預期,疊加此前基數、油價、居住通脹的下行助力耗盡,5月開始的美國通脹料再度麵臨上行風險,引致降息交易敘事的又一次反轉。
官方層麵,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再度強調,未來的貨幣政策行動將以經濟數據為驅動,因為美聯儲麵臨高度不確定性,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潛在的政府政策變化。“經濟前景仍然高度不確定,特別是潛在的財政、貿易、移民和監管政策方麵”。
近期一係列“矛盾”的就業和通脹數據讓美聯儲貨幣政策預期急劇跳動,不確定性仍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主基調。
展望未來,董忠雲認為,通脹水平決定著降息的可行性,而經濟和就業數據決定了降息的必要性。現階段控通脹仍是美聯儲政策的重心,而未來相關數據表現受特朗普新政影響較大,不確定性上升或是美聯儲後續決策麵臨的主要困難,美聯儲進入了一個相對模糊、前瞻指引不清晰的階段,或使得美聯儲更加依賴經濟數據逐次會議作出決策。⠀
本文綜合自21財經客戶端、21世紀經濟報道(吳斌)、21財料、Wind